
內容的存儲是4K面臨的一大問題,相比1080p而言,4K片源存儲成幾何級上漲,一分鐘的片源有幾個G,現在市面上甚至都沒有特別理想的拍攝存儲介質,一張專用盤在理論上只能存儲140分鐘的4K內容,這意味著想用4K拍電影或者直播的公司,都繞不開這個bug。另外,由于體積龐大,4K影片在通過互聯網傳播時,對帶寬的要求也相當嚴苛,據知情人士透露,要想流暢地觀看4K內容,網絡帶寬至少要達到10M以上。而據國外的網絡提供商Akamai
Technologies提供的2103年全球網速排名顯示,中國內地寬帶網絡平均峰值速度僅為11.3
Mbps(約合1.41MB/s),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,用戶的體驗勢必會由于帶寬不足大打折扣。
當然,對于4K傳輸方面的支持,目前已經有了相對完美的解決方案,今年3月,航天數字傳媒召開發布會,提出了一套基于衛星傳輸的4K整體解決方案。據悉,航天數字傳媒推出的4K數字衛星傳輸解決方案,可以做到全天以64M/秒的速度向用戶自動推送4K視頻節目,這無疑將為4K的真正落地提供有力保障。但令人遺憾的是,航天數字傳媒的高層表示,目前哪怕是在全球范圍內,4K片源的數量也不過幾十部,想要充分發揮衛星傳輸方案的價值,還需內容上的支持。
信號源方面,國內首部4K電影《歸來》、即將通過4K錄制的世界杯決賽及相關紀錄片,都在不間斷地提醒著我們與4K之間的距離。對于4K超高清而言,國外也不斷推出許多4K超高清相關的流媒體服務,例如NanoFlix
UHD頻道與Netflix超高清流媒體服務。美國的NANOTECH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款支持4K超高清電影播放的網絡流媒體播放機Nuvola
NP-1,只要通過高帶寬的互聯網絡,就能夠在包括NanoFlix
UHD頻道在內的眾多網絡視頻網站上觀看4K視頻節目。備受關注的索尼Video Unlimited
4K下載服務終于在國外正式推出,為影音愛好者提供電影、電視劇以及視頻短片等各類原生4K分辨率的超高清視頻付費下載。
其實,為了彌補4K片源的不足,同時也讓4K電視擺脫只打概念的尷尬,各大廠商也給出了相應的對策,即加入2K轉4K技術,從原理上看,“2K轉4K”是通過對播放內容進行分析,將每個像素點相鄰的橫向、豎向四個像素點進行色彩的補償,使原本一個像素點顯示的內容能夠自然過渡為四個像素點顯示。雖然在像素點上做到了類似,但這種人為的轉換方式,顯然無法和原始的4K影像相提并論,甚至很多情境下,畫面還會因此顯得不夠自然。 |